廣州白云站火熱建設中,將打造大灣區城市新地標! 二維碼
182
![]() 6月19日,隨著最后一榀鋼結構桿件拼裝完成,新建廣州白云站正式封頂,標志著站房鋼結構整體完工,全面進入室內外裝飾裝修階段。廣州白云站于2020年10月開始動工,斥巨資440億建成的“亞洲最大火車站”,占地面積近4000畝,相當于4個廣州南站。工程正在穩步推進中,預計2023年具備開通條件,為助力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奠定堅實基礎。 廣州白云站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中的主要客站之一,它位于廣州市白云區南部,總建筑面積約45.3萬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積14.45萬平方米,站場規模11臺24線,將引入京廣鐵路、京廣高鐵、廣湛高鐵等線路,同步配套6條地鐵線路等多種交通接駁設施及公共空間,承接廣州站、廣州東站全部普速列車,成為亞洲最大TOD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白云站是廣州市“高鐵進市區”的示范工程,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建的特大型綜合樞紐工程,意義重大,工期緊張。負責車站建設的中鐵建工集團白云站項目部3000余名建設者選擇堅守崗位,繼續推進車站建設,確保項目建設不停工、不減速,為實現白云站早日通車、粵港澳大灣區的內聯外通而努力。 全國最大花瓣異形鋼結構 廣州白云站采取“云山珠水、盛世花開”的設計理念,站房鋼結構猶如一朵木棉花,是全國在建最大花瓣異形鋼結構站房。 站房鋼結構的總用鋼量約為11.8萬噸,大小零構件10萬余根。由屋蓋、花瓣和鋼柱鋼梁三部分組成,其中屋蓋鋼結構重8100噸,總面積為95224平方米,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花瓣鋼結構最大懸挑28米、總重量8250噸的花瓣狀格構式變徑斜柱,構成了廣州白云站的木棉花造型。 全國首個大規模運用機器人施工的鐵路工程項目 據中鐵建工集團廣州白云站項目經理鐘萬才介紹,廣州白云站是全國首個大規模運用機器人進行施工的鐵路工程項目,該機器人應用視覺傳感技術、焊縫跟蹤智能系統和焊炬擺動系統,用設備磁吸在構件上行走的方式進行焊接作業,可實現90度立向上、立向下和橫向爬行焊接,保證了鋼結構焊接質量。 項目施工建設全過程已累計試用了包括無軌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機器人、地面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地庫抹光機器人等在內的18種智能機器人,成為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建筑行業實現應用的試點案例。 全國首個鐵路正上方上蓋開發的站房 廣州白云站建成后,將成為站城融合、交通綜合、功能復合、生態結合、智能統合,具有嶺南特色的全新TOD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在廣州白云站的西北、西南、東南、東北四個角落,四棟上蓋塔樓正拔地而起。據了解,四棟塔樓高度在120米至150米之間,計劃引入辦公、商業、酒店等功能,可以把它們叫做‘四大金剛’。 廣州白云站作為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促進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對于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州白云站年底見! |